耶稣死后,圣殿的幔子被撕成两半有什么意义?
回答
在耶稣的一生中,耶路撒冷的圣殿是犹太人宗教生活的中心。圣殿是进行动物祭祀的地方,并忠实地遵循摩西律法的崇拜。希伯来书 9:1-9 告诉我们,在圣殿中,有幔子将至圣所——上帝在地上的居所——与人所居住的圣殿的其他部分隔开。这表示人因罪与神隔绝(以赛亚书 59:1-2)。只有大祭司才被允许每年一次越过这幔子(出埃及记 30:10;希伯来书 9:7),为全以色列人进入神面前,为他们的罪赎罪(利未记 16)。
根据一世纪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斯的著作,所罗门的圣殿高 30 肘(列王纪上 6:2),但希律将高度增加到 40 肘。肘的精确测量值存在不确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面纱的高度接近 60 英尺。早期的犹太传统说幔子大约有四英寸厚,但圣经并没有证实这个测量值。出埃及记教导说,这厚厚的面纱是用蓝色、紫色和猩红色的材料和细麻布制成的。
幔子的大小和厚度使耶稣死在十字架上的那一刻发生的事件更加重要。当耶稣再次大声喊叫时,他的灵魂就断了。在那一刻,圣殿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马太福音 27:50-51a)。
那么,我们对此有何看法?这撕破的面纱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意义?最重要的是,耶稣死时幔子的撕裂戏剧性地象征着他的牺牲,他自己的流血,足以赎罪。它表示现在进入至圣所的道路对所有人开放,无论何时,无论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
耶稣死后,帕子被撕开,神离开那个地方,再也没有住在人手所造的圣殿里(使徒行传 17:24)。正如耶稣在路加福音 13:35 中所预言的那样,上帝完成了那座圣殿及其宗教制度,而圣殿和耶路撒冷在公元 70 年被遗弃(被罗马人摧毁)。只要神殿屹立不倒,就象征着旧约的延续。希伯来书 9:8-9 指的是随着新约的建立而逝去的时代(希伯来书 8:13)。
从某种意义上说,幔子象征着基督自己是通往天父的唯一道路(约翰福音 14:6)。大祭司必须通过幔子进入至圣所这一事实表明了这一点。现在基督是我们优越的大祭司,作为他完成工作的信徒,我们分享了他更好的祭司职分。我们现在可以通过他进入至圣所。希伯来书 10:19-20 说,我们有信心借着耶稣的宝血进入至圣所,这是一条通过幔子为我们打开的新的活路,也就是祂的身体。在这里,我们看到耶稣的肉身为我们撕裂,就像他为我们撕扯帕子一样。
幔子撕开的深刻意义在希伯来书中有详细的解释。圣殿里的事物是未来事物的影子,它们最终都将我们指向耶稣基督。他是至圣所的帷幕,通过他的死,信徒现在可以自由地接近上帝。
圣殿里的幔子不断提醒人们,罪使人类不适合与上帝同在。每年都献上赎罪祭,每天重复无数其他的祭物,这一事实形象地表明,仅仅靠动物献祭并不能真正地赎罪或消除罪。耶稣基督通过他的死,消除了神与人之间的障碍,现在我们可以带着信心和勇气接近他(希伯来书 4: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