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指示我们转动另一侧脸颊是什么意思?
回答
在马太福音 5 章 38-39 节中,耶稣说:“你们听说过,‘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但我告诉你,不要抗拒恶人。如果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另一脸也转过来。转动另一侧脸颊的概念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难以掌握的概念。在被打一次之后允许第二次打耳光并不是自然而然的。
在耶稣的登山宝训部分,他命令我们转动另一侧脸颊,他谈到了真正转变的需要,而不是仅仅遵守规则。仅仅遵守法律条文是不够的;我们也必须符合法律的精神。
围绕耶稣命令转动另一侧脸颊的许多材料与他再来的本质相辅相成,后者的特点是怜悯、牺牲的爱和对罪人的恒久忍耐。同时,耶稣肯定了上帝国度所依据的最后是第一原则。例如,他告诉我们要为虐待我们的人加倍努力(马太福音 5:41),并且要爱我们的敌人并为他们祈祷,而不是与他们为敌(第 44 节)。总而言之,耶稣是在说,为了一个迷失的世界,我们需要内外保持纯洁,尽可能地包容。
关于耶稣说我们应该忍受的耳光的一句话。耶稣在这里谈到任何个人的轻视。掌掴(或 KJV 所说的击打)不必涉及文字上的身体暴力。即使在我们这个时代,一记耳光也是一种意料之外的侮辱或冒犯的隐喻。有人侮辱你吗?耶稣说,让他吧。你感到震惊和生气吗?不要。并且不要以侮辱为侮辱。转动另一侧脸颊。
马太亨利对这节经文的评论很有帮助:受任何可以承受的伤害,为了和平,将你的担忧交给主的保守。总而言之,基督徒必须避免争论和斗争。如果有人说,血肉之躯不能经过这样的侮辱,让他们记住,血肉之躯不能承受神的国;那些按照正确原则行事的人将获得最大的平安和安慰(
简明评论 ,马太福音 5:38 的条目)。
转过脸并不意味着和平主义,也不意味着我们将自己或他人置于危险之中。耶稣命令转过另一只脸颊只是命令放弃对个人罪行的报复。他没有制定政府的外交政策,也没有抛弃司法系统。犯罪仍然可以被起诉,战争仍然可以发动,但基督的追随者不需要捍卫他的个人权利或为他的荣誉报仇。
历史上曾经有一段时间,一个人会觉得有必要保护自己的荣誉,以免遭到诽谤他或以其他方式玷污他的品格的人。被冒犯的一方将挑战冒犯者进行决斗。选择了剑,枪或其他武器,两个敌人将面对。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发生毫无意义的流血事件。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写道赞成决斗的做法:一个人可能会射杀侵犯他性格的人,就像他可能会射杀试图闯入他家的人一样。问题是性格的入侵正是耶稣在马太福音 5:38 告诉我们要容忍的。转过另一只脸颊本来是比决斗更好的选择,而且可以挽救生命。
报复是大多数人所期望的,也是世俗人的行为方式。转动另一侧脸颊需要来自高处的帮助。以爱回应仇恨,忽略个人的轻视,显示了内住圣灵的超自然力量,并可能提供分享福音的机会。
当然,耶稣是翻过另一边脸颊的完美例子,因为他在控告他的人面前保持沉默,并没有从天上向那些钉死他的人报仇。相反,他祈祷,父啊,原谅他们,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路加福音 23:34)。